在獐子岛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同时,同样属于北黄海海域、相距100多海里的山东烟台养马岛正迎来扇贝丰收季。
11月14日,红星新闻从养马岛当地了解到,今年养马岛扇贝喜获丰收,眼下正是扇贝收获期。
养马岛过去也养殖过虾夷扇贝
烟台养马岛也属于北黄海海域,历来有规模化养殖扇贝的传统。红星新闻从养马岛扇贝协会获悉,相比往年,今年天气不错,水温适宜,扇贝成色很好,个头也更大,卖价高,增收几乎是普遍性的。
当地扇贝养殖户孙先生表示,今年扇贝个头大,按不同等级,每斤能比去年高几块钱。但各项成本也在增加,比如扇贝苗涨价、割扇贝的人工也涨价。孙先生表示,他从10月底就开始捕捞扇贝,现在已经到了捕捞收尾阶段。
烟台市牟平区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大队港监科科长贺志勇告诉红星新闻,今年养马岛养殖的扇贝长势好于去年,目前收购价大约21-22元/斤,市场价则在30元/斤以上。对于扇贝养殖户来说,今年算得上丰收,其收入也有所增加。
为何养马岛扇贝迎来丰收,獐子岛扇贝却大规模死亡?贺志勇表示,养马岛养殖的品种以“海湾扇贝”(也称“港湾扇贝”)为主,獐子岛养殖的品种以“虾夷扇贝”为主。两者适应性很不一样,养马岛过去也养殖过虾夷扇贝,但现在已经很少养殖。
据了解,海湾扇贝、虾夷扇贝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浅海或内湾的泥砂底质中,其生长适温水温为2-30℃;虾夷扇贝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属狭温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为5-20℃。同时海湾扇贝对盐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强,而虾夷扇贝属于高盐类贝类,对海水盐度变化更敏感。可见虾夷扇贝适应性与海湾扇贝有所差别。
此外,我国虾夷扇贝主要引自日本北海道,由于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多代人工繁殖出现种质退化,虾夷扇贝养殖群体出现了病害频发、苗种成活率低、个体小型化和高死亡率等藏灵骨泰正品旗舰店问题。
另据了藏灵骨泰解,獐子岛养殖扇贝主要采取“底播”方式,即往海底撒扇贝让其自然成长,相比传统的“笼养”更难管理和控制。
扇贝跑了 换海螺顶上
虽然獐子岛抽测范围虾夷扇贝死亡率80%以上,导致账面价值损失约3亿元,獐子岛初步判断构成“重大存货减值风险”。但公司董事长吴厚刚14日表示,扇贝已非公司主营收入,即使本季扇贝“完全绝收”,对獐子岛业绩影响也有限,公司暂无退市风险。
回顾历史,虾夷扇贝一直是獐子岛公司的优势产品,从日本引种至今已近40年,并一路大举扩张“海洋牧场”,确权海域面积高达300余万亩,养殖面积和产量均稳居行业首位。
但在多次遭遇自然灾害以后,獐子岛的底播虾夷扇贝产业也接连遭遇危机,自2014年至今已有4次遭灾,造成了重大损失。2014年10月,獐子岛遭遇冷水团,扇贝“跑路”;2017年度由于降水减少,海水温度异常导致饵料短缺,大量扇贝“饿死”;2019年一季度亏损,理由又是“扇贝跑路”。这次扇贝的奇幻飘流已上演到第四季。
由于虾夷扇贝靠不住,不是跑就是死,獐子岛公司也害怕了,于是近年主动缩减扇贝养殖规模,放弃部分风险海域。同时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方面做出了调整。
红星新闻查阅獐子岛历史公告发现,半年报中批露了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加大了海参、鲍鱼、海螺、海胆等资源的养护开发,以填补虾夷扇贝产量下降导致的利润缺口。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虾夷扇贝营业收入为1.19亿元,占营收比重仅9.21%,同比大幅下降43.98%。而海参、鲍鱼、海胆等产销量则有较大幅度增长。
獐子岛开始押宝海螺
值得注意的是,在扇贝靠不住后,獐子岛又在押宝海螺。公告显示,2019年初,獐子岛公司从确权海域中划分出适宜海螺生长的海域120万亩,专门用于海螺资源笼钓生产。目前在公司虾夷扇贝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海螺收入贡献大幅上升,海螺已成为公司第二大鲜活产品,营收占比已由2016年度的8.72%上升至2018年度的20.63%。
海螺产品似乎被獐子岛寄予了厚望,但不知道海螺能不能让獐子岛的业绩从此扭亏。
11月藏灵骨泰功效14日,獐子岛股价继续低迷,盘中创下历史新低,总市值已不足18亿元,较顶峰时245亿市值跌幅逾九成。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郭宇
上一篇:
婴儿湿疹多长时间会自愈吗
下一篇:
藏灵骨泰:海南旅游必备的物品你需要带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