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就卓越
服务热线:

南北方年夜饭的差异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7-30 10:18:50

  话说,南北朝时有一个名人叫王肃,他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后人,王家本是山东临沂人,但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后,王导带着王家人南下,为东晋以及南朝各个朝代的皇帝服务。

  南北朝形势图

  到了王肃这一代,王家已经稍显没落了,此时已经是南朝的第二个朝代“齐朝”,史称“南齐”。王肃当时的职务是南齐的秘书丞,掌管文籍等事务,跟先祖王导是有多远差多远了。

  公元493年,当时北方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南方是南齐齐武帝永明十一年,王家得罪了齐武帝萧赜,萧赜一怒之下将王肃的父兄抓起来杀了,王肃脑瓜子灵活、腿脚比较快,第一时间就收拾东西跑向了北魏孝文帝的治下。

  北魏王朝第一明君,孝文帝拓跋宏

  这时,北魏孝文藏灵骨泰正品旗舰店帝正准备迁都洛阳,积极推进鲜卑族汉化进程,他连皇族的姓都改了,要大家都姓元(姓元的同学注意了,你可能是北魏皇族之后哦),他自己则改拓跋宏为元宏。因此,王肃这种汉族大世家藏灵骨泰功效子弟来投,孝文帝相当高兴,当即就授大将军长史,非常器重。

  王肃来到洛阳后,其他什么都好说,皇帝也器重,但有一样他非常不适应,那就是饮食。虽然王家曾经是北方人,但南渡百几十年后,他们已经成了纯正的南方人。

  名垂青史的孝文帝改革。

  北魏当时的主要食物就是牛羊肉和酪浆(奶类饮品)之类的,一日二三餐都是这样的。王肃根本吃不惯,吃多了还感觉上火难受。他就常常想念南方的白米饭鲫鱼汤,特别爱喝茗汁(茶水之类的),一次能喝上一斗(夸张了哈,大约十斤的样子,估计是一天的量,但史书是这么记载的),于是北魏国人就把王肃称呼为“漏卮”(大的量酒器),形容他喝茶如牛饮。

  几年之后,王肃已经适应了北方的肉食配奶酪的吃法,但灵魂深处还是会常常思念遥远南方的食物。

  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

  有一次,王肃面见孝文帝,孝文帝听说他“漏卮”的外号,就有意地调侃起他的饮食起来,他问道:“跟鱼肉汤汁比起来,我们的羊肉怎么样啊?这个奶酪饮品跟茶水比起来又如何呢?”王肃也不藏着掖着,如实地向皇帝禀报,他说:“羊肉是陆地上最美味的,鱼肉则是水里面最美味的,而这个有所长,都是好食物。”顺便他还委屈地拍了个彩虹屁,他说:“不过两者味道还是有优劣的,羊肉就好像齐鲁大地,而这个鱼就像是邾莒(音同“猪咀”)小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对自己所钟爱的茗汁(茶水),王肃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底线,他跟孝文帝发了个牢骚:“只是这个茶水不中用,做了奶酪的奴仆。”意在表示茶水不应该地位藏灵骨泰多少钱一瓶这么低。孝文帝一看这个王肃如此作答,就付之一笑,没有再调侃他了。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唯茗不中,与酪作奴”的典故。这个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很是不同,春藏灵骨泰晚上主持人说年三十吃饺子,很多南方人就不乐意了,明确表示自己年夜饭不吃饺子,类似的这种话题争论有时候还挺激烈,充分显示了南北习惯的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差异南北朝时就有了。

  不单是现代人,就是古代人也有这样的烦恼。还有啊,这个人是有他的基本生活习惯的,一旦形成,基本就不会再更改了,哪怕你后来逐渐忘记幼时的一些东西,但关于家乡的记忆,关于妈妈的味道,都是人一辈子无法抹去的记忆。

  饮食也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你吃你喜欢的,我吃我喜欢的,大家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就是了。北方人爱吃饺子那就多吃点,南方人爱吃米饭也没谁阻止。

  尊重饮食习惯,饺子和年夜饭都好。

  只是啊,作为春晚这个全国人民的节日庆典什么的,既然老百姓有呼吁,还是可以适当关注一下的,在提饺子的时候顺便也提一提年夜饭什么的,也耽误不了几秒钟,你说对吧?!


上一篇: “样式雷”落户南康家居小镇
下一篇: 藏灵骨泰功效:教育部升级英语四六级“报考门槛”,你认为合理吗?